更新:2024-10-07 23:08:53
据介绍,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,哈啰租车此次推出价值高达618元的大礼包,有新客券满100元减40元、满500元减50元等,以及所有用户都通用的券则包括满200元减16元、500元减40元等,领取后90天内使用有效,且未设置领取的国内城市等门槛。自由又舒适的自驾旅行,可以安排起来了!
公元前334年,秦惠文君决意东出逐鹿天下。他效法先君重用六国人才,拜名臣公孙衍为大良造。正当他感到秦国事业顺风顺水,决心发兵解决西边的义渠国之时,一个人的一句话,让他如梦初醒——原来咱家的大良造(相当于丞相,虽然秦国也有相邦)是有私心的啊!
话说惠文君登位后,杀了商鞅,平息了老爷子孝公去世前掀起的新法风暴。恰在此时,魏、齐两国国君合计着一起称王了!士可忍孰不可忍!齐魏的举动一下子刺激了秦惠文君。
秦国经过商鞅变法,收复了河西大部分土地,国力大增。江河日下的魏国感到如芒在背,终于决定放下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架子,主动去拉拢东边的齐国,搞了个齐魏相王:嘿嘿嘿,我认你是王了,你也认我是王了,以后有什么事,咱们好商量啊!
秦惠文王一眼就看穿了老魏王的打算:不就是拉拢齐国帮自己撑腰,好重整霸业么!齐国我够不着,那就专打你魏国吧!
惠文君在河西积极备战,但他也有苦恼之处:秦国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!秦孝公时代,商鞅是个文武全才,又会变法又会领兵。现在商鞅已死,将领青黄不接。没有大将,空有虎狼之师,总不能找个羊来带虎群吧!
惠文君遍查军册,挑中了一个人。这人叫公孙衍,魏国阴晋人,早年曾在魏军中任职,但不被重用(魏国浪费人才的事干得也太频繁了),于是在公元前342年投了秦军(注意这个地方和《大秦帝国》又不一样),混口饭吃。
敢于跳槽的人,往往不是无能之辈。
这公孙衍还真不简单,跳槽以后,凭着军功,硬是当上了将军。当然这个将军离统帅还差得比较远。
史料对公孙衍的记载很少,只在《秦本纪》和《张仪列传》中提了几句。不过从公孙衍弃魏投秦这个事儿,咱们能看出秦魏两国的不同。
人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资源,底层人才的上升通道是否畅通,往往决定了一国是否昌盛。泱泱大国岂无人才,可惜千里马常有,伯乐不常有。
而一个国家不仅需要人去当伯乐,更需要设计出制度来当伯乐
。
商鞅变法,无功者不能显贵。要想在秦军中升官,必须要有军功。在当时,明显是个好制度。所以秦国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又赢了。
惠文君点兵点将,选中了公孙衍。于是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,发兵攻魏。
一番大战,魏惠王急了:丫丫的,齐魏相王,光打我魏国!
打不过,那就求和吧!于是割让了阴晋给秦国。
秦国已经打开了东出的大门,哪里就愿意就此收手。于是,第二年,惠文君找了个借口,让公子卬(一说这一仗也是公孙衍打的)领兵攻魏。
此时的魏国,颇有点被邻居家大孩子欺负的样子。明知道打不过,但总是处于一会儿认怂,一会儿急眼奋起一战的状态。魏王大怒,拿出了家底,与秦国火拼。
河西大战,斩首八万!秦军俘虏魏将龙贾!魏国家底被败了个精光。
打不过,魏国又认怂。
秦惠文君登位的前十年,魏国便是在认怂和急眼之间自然切换。中国古代史,欠魏惠王一个影帝。
恰在如此顺风顺水之时。大良造公孙衍找到秦惠文君:君上啊!你看东出如此顺利,老魏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。咱们为何不趁此良机,西进攻取义渠,解决咱们背面的威胁呢!
惠文君听了,觉得很在理!于是,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进攻义渠的战事。
备战之余,惠文君按惯例听斥候汇报着朝野的奇闻。
斥候:“有个油嘴滑舌的人。自称是鬼谷子的门生,在秦国游走好久了。”
惠文君:“鬼谷子!这人是谁?”惠文君一下子来了兴趣。
斥候:“这人叫张仪,魏国人。”
惠文君:“快请来让我看看。”
于是,在秦国游荡了许久的张仪,得到了惠文君的召见:“先生是鬼谷子的门生。想必有大才。来我秦国,有什么可以教我的,还请不要吝啬!”
张仪也不客气:“我听说君上想攻打义渠?”
惠文君见张仪识破,也不再遮掩:“是啊,当前魏国无力西进,我正好腾出手来了,趁此机会解决西边的后患!”
张仪哈哈大笑:“攻打义渠的主意,是谁提出来的?”
“正是我大秦的大良造公孙先生。”
张仪开始了他口若悬河的表演:“魏国曾是战国第一霸主,义渠只是西陲一群分散的部落。现在攻打义渠,一旦秦军陷入胶着,魏国有没有可能抓住机会缓过来呢?”
惠文君明白了——此时魏国正是四面楚歌,不趁此时把魏国彻底打服了,老魏王极有可能缓过劲儿来,人家毕竟曾是战国第一强国。那时候,秦国要想东出,麻烦就大了!
话说公孙衍为什么要建议去攻打义渠呢?这里面有个缘故。老魏王连续被秦军羞辱,急得没招了,便派人找到公孙衍,又是送钱,以赔礼道歉,请公孙衍游说秦君别指着魏国这一只羊薅,先薅薅别人去。公孙衍原来是魏国人,只因在魏国发展不顺,才投的秦军。这人还是很念旧的,便答应了。
大良造有私心,要庇护一下魏国。谁想来了个张仪,一句话将他的计谋戳破。公孙衍恨得牙痒痒。但此事之后,秦惠文君已经不再那么信任公孙衍了,转而信任张仪。公孙衍无奈,不久便逃离了秦国,去了魏国。
话说秦惠文君这边,在洞察了大良造公孙衍的私心之后,暗暗感慨:差点被误了大事!如梦方醒的他,立即挥师攻魏。可怜老魏王巴巴地盼着喘口气,结果盼来的却是秦国的虎狼之师。
打不过,又割让了上郡15个县给秦国。从此,秦惠文君不仅完全占据了河西之地,还获得了窥探河东的桥头堡,魏国时刻处在秦国的威胁之中。
结束语
秦魏河西之争,以秦国全据河西而告终。魏国盛产人才,可惜魏王不是伯乐,让良臣公孙衍反过来帮助秦国消灭了自己8万主力,雪上加霜。秦惠文君年龄虽小,却展现出了高超的识人手法,他不仅在公孙衍失意时重用之,使公孙衍帮助秦军度过了将帅青黄不接的时刻,大破魏军,还在公孙衍有私心之时及时发现,及时调整战略,避免错过良机。所幸魏国在吃了大亏之后幡然醒悟,接纳了从秦国逃亡的公孙衍,拜为犀首。
人才的大战是根本的大战,魏国没有顺畅的底层人才上升通道,已失一局。在公孙衍与张仪在魏、秦竞相登台的时代,战国七雄又会给我们展示怎样的纵橫捭阖呢?
请关注下集。
(未完)
全文请关注《老烟枪读》,原创不易,请多点赞评论支持。体系阅读,更有收获喔!
一壶毛尖一包烟,一本《史记》翻半天。我是老烟枪史君与使君期货股票杠杆,明天见!
秦国惠文君公孙衍魏国秦惠文君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2024十大正规配资平台_全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_十大杠杆炒股平台观点